“在臨床診治的過程中,總是需要這樣的靈光一現,但靈感并非憑空而來,而是需要平時的積累,積淀于自己的頭腦中,F在的我依然在不斷勤于思考,總結經驗,臨床中不斷實踐,希望能成為像恩師那樣的好醫生!
一提到中醫,我們可能會聯想到“古老”、“神奇”、“望聞問切”等詞語,但省醫彭山醫院中醫科的這位年輕的中醫醫生,袁歡,讓我們把中醫與“年輕”完美結合,讓我們看到了一股新生的力量正在醫療領域茁壯成長。
談起自己的成長之路,袁歡說,我首先要感謝恩師——中醫內科學呼吸與老年病專家王飛教授。
在高考之后袁歡毅然選擇了中醫專業,漫長的求學之路上,她遇見了自己的研究生導師王飛,這里,袁歡用了“有幸”一詞。袁歡說,老師給她的感覺就是一直停不下來。恩師每天除了滿滿的門診病人,還要參加學術會議,從事教學工作,承擔科研課題,有時候忙的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,他總說:“每個人都有很多角色,每一個角色我們都要盡力做好,問心無愧!北M管忙碌,老師的臉上每天都掛著笑容,笑對他的病人和工作!拔⑿Α边@一點,其實很多人都做不好,在我們遇到不如意的工作狀態和情緒的時候,往往無法理性管理自己的情緒,此時哪還會“微笑”?袁歡說,我問過老師,當您心情不好的時候,還怎么笑得出來?他說,“病人就是你的鏡子,他笑了,你怎么會笑不出來?”“是的,我記住了老師的笑,記住了老師的叮囑——勤思考,勤總結,勤實踐”。
在2019年的春天,袁歡帶著恩師的囑托走進臨床。
勤思考,比如同樣是多汗的病人,有的用當歸六黃湯,有的用甘麥大棗湯,有的用牡蠣散,它們的辨證有何不同? 勤總結,把自己在跟診過程中的所見、所想、所得都總結并記錄下來,總結成知識點,真正內化成為自己的知識;勤實踐,將我們學習到的知識和檢驗運用于臨床,不斷學習,鼓勵實踐,敢于處方用藥,提高臨床實踐能力。
“我知道自己在臨床上的經驗不夠豐富,我就利用業余時間努力學習,不斷總結!痹瑲g回憶,“有一次診室來了一位患者,張大爺,67歲,癥見:腹部脹滿疼痛,氣逆上沖心胸,每日晨起發作,發作欲死,心煩不能忍,非常痛苦,白日如常人,夜間眠差,口苦咽干,舌質淡,苔白膩,脈細緊。根據患者描述,我想這正是奔豚氣病。張仲景的《金匱要略》中的描述:奔豚氣上沖胸,腹痛,往來寒熱,奔豚湯主之。我追問患者病史,發現他發病前有慍怒史,故辨證為肝郁氣逆,擬奔豚湯加減。奔豚湯是治肝郁氣逆奔豚的良方,有較好的養陰清熱、疏肝降逆作用。3天后患者復診,已可見歡喜之氣,訴氣逆上沖癥狀明顯好轉,腹脹腹痛減輕。后照前方續服6劑,諸癥基本緩解。呵呵,張大爺走的時候,笑著對我說,‘小丫頭,不錯哈!好好干!’”說到這里,袁歡略顯羞澀。她說,張大爺笑了,我也笑了。
袁歡說,我發現有一些老年患者,聽力下降,溝通起來非常吃力,家屬也不在,怎么辦呢?你要貼在他的耳朵邊上給他反復交代煎藥服法及飲食禁忌,我專門準備了便簽紙,把注意事項寫上去,讓老人不清楚的時候把紙拿出來自己或者家屬看;對于有些視力不好的患者,我就不用紙,我把需要注意的東西錄在他的手機里,讓他隨時可以播放(當然,有些手機不能錄音,我還是會用便簽紙。)。必須要交代清楚呀,一個不小心整副藥的療效可能就會大大降低。
中醫是一個古老神圣的職業,需要不斷思考和總結;颊吣玫绞值闹皇且患執幏,處方背后卻是醫生十幾年甚至數十年飽讀書本辯證論治心血的結晶。俗話說,千人千方,每一個處方都是為患者量身打造,獨一無二。
“年輕,就有無限可能。我會用更多的時間去思考、去實踐,去體驗行醫路上的酸甜苦辣、生老病死,為患者解除病痛,帶來歡聲笑語!痹瑲g很堅定地告訴我。
“醫”路有你。當我們老去的時候,我們會感謝這個為之奮斗過的青春。